■ 尹騰淑 竇志強
8月15日,莘縣王奉鎮邢疃村菌菇大棚里生機盎然,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鮮嫩的平菇如朵朵白云掛滿菌棒,村民們正有條不紊地采摘、分裝、發貨。
“多虧了咱們農業銀行的‘大棚貸’,開啟了邢疃村村民菌菇種植的致富密碼。”村黨支部書記陳書光感慨道。曾經的邢疃村,村民們守著貧瘠的土地,生活拮據。如今,該村憑借平菇種植煥發新生,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這背后,離不開農行莘縣支行持續的金融滋養,讓平菇變“金菇”,釋放出強勁的致富“蘑”力。
近年來,陳書光帶領勤勞樸實的村民積極探索致富路,他發現,平菇種植周期短、效益好,適合村民種植,可僅僅建造一座簡易的大棚就需要10余萬元,這讓信心滿滿的陳書光一度感到有心無力。
一次,陳書光去鎮上參加農行莘縣支行“大棚貸”產品宣講會,正是這次機會破解了當時的難題。農行莘縣支行秉承服務“三農”的宗旨,因地制宜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圍繞“中國蔬菜第一縣”的產業特色,面向廣大蔬菜種植農戶,與莘縣農業農村局合作推出“大棚貸”新產品。該行還組建了外拓服務團隊,逐個鄉鎮開展產品宣講,對有需求的農戶上門建檔立卡。通過審查后,客戶無需抵押擔保,最高可獲得30萬元授信額度,產品全程線上操作,最快1天放款,支持自助放貸、還貸,使用靈活便利。
在這次“大棚貸”產品宣講會上,陳書光第一時間與該行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并獲得該村首筆10萬元“大棚貸”貸款。
近年來,隨著平菇種植產業的不斷發展,邢疃村村民逐漸摸索出了自研自培的方法,平菇品質得到極大提升。口感肥潤多汁,營養豐富,這些優勢讓邢疃村的平菇在市場上嶄露頭角。村民陳東彬就是其中的獲益者,如今,他種植平菇8年,擁有5座菌菇大棚,每棚年產量穩定在20萬斤以上。
“我們的原材料都是自己發酵自己裝袋,能夠從源頭上把控蘑菇的品質和產量,還能降低成本,在市場中形成獨特優勢。”陳東彬自豪地說,“這背后離不開農業銀行的支持,當初要不是30萬元‘大棚貸’及時到位,解我燃眉之急,這一切都無從談起。”
為了幫助像陳東彬這樣的種植戶擴大規模、提升品質,農行莘縣支行進一步優化金融服務,不僅提供了用于大棚擴建、設備更新的信貸支持,還助力村里完善冷鏈物流設施,確保“當天采摘,當天發貨”,保障了平菇的新鮮品質,拓寬了銷售渠道。如今,邢疃村的平菇銷售火爆,深受消費者青睞。
平菇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讓邢疃村的種植戶嘗到甜頭,還為村民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60歲的辛振元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種植戶的大棚內負責蘑菇出庫的質檢工作,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離家近,工作輕松,我的晚年生活有尊嚴,真幸福!”辛振元的話語里滿是喜悅和滿足。
在農行的金融助力下,邢疃村通過發展平菇種植,盤活了人、地、物等資源,不僅讓平菇產業成為村里的支柱產業,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村民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增收渠道。邢疃村從最初的14座大棚發展到如今460余座大棚,食用菌種植面積超1500畝,農行莘縣支行前后為該村200余戶村民累計投放貸款7000余萬元。
因農而生、因農而興的農行莘縣支行將繼續聚焦“金融為民”的主責主業,堅守服務“三農”的初心使命,繼續為邢疃村及周邊地區的特色農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2025-08-22 15:12:45
2025-08-21 17:17:31
2025-08-21 17:15:5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