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新偉 通訊員 韓云超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8月7日,晨曦微露,度假區李海務街道的農家書屋里已傳出清脆的讀書聲。20余名孩子正襟危坐,手捧《論語》誦讀,身旁的家長輕聲跟讀。
這場持續七年的“晨讀共成長”活動,成為當地暑期最動人的風景線。今年暑期,度假區以“綠色閱讀 共沐書香”為主題,在全區開展全民閱讀系列活動,讓瑯瑯書聲浸潤城鄉每個角落。
傳統文化薪火相傳
“從《三字經》到《道德經》,孩子們讀過的經典能擺滿整個書架。”李海務街道婦聯負責人謝愛敏望著書屋墻面上的“經典誦讀歷程圖”感慨道。
自2019年啟動親子誦讀活動以來,這支晨讀隊伍越來越壯大,誦讀書目涵蓋《大學》《中庸》等10余部典籍。今年暑期,家長們自發組建“晨讀志愿團”,輪流擔任領讀員,六點半準時推開書屋大門的,既有銀發老人,也有年輕父母。
在于集鎮中心小學“童年有書 未來有夢”活動現場,五年級學生王梓涵將書簽鄭重夾入《弟子規》中,“這是老師獎勵的‘閱讀勛章’”。該校創新推出“美德書簽”體系,將經典章句與學生日常行為評價結合,孩子們通過誦讀理解、實踐感悟獲取專屬書簽。該鎮宣傳委員劉廣介紹,活動特別設置“親子共讀感悟”環節,鼓勵家長與孩子同臺分享。
書香網絡全域覆蓋
在度假區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呂月的辦公桌上,鋪展著一張特殊的“閱讀地圖”——由農家書屋、社區書角、鄉村學校構成的縱橫交錯的文化網格。
今年暑期,這些陣地陸續推出“晨讀+夜誦”“親子+鄰里”組合式活動,僅7月就舉辦特色閱讀20余場,覆蓋青少年、家長、社區群眾等多個群體,構建起點多面廣、形式多樣的基層閱讀網絡。
“現在,每天叫醒孩子的不是鬧鐘,是去書屋的期待。”學生家長張麗華笑稱。隨著“紅色書單共讀”“非遺故事會”等特色活動持續開展,度假區逐步構建起“15分鐘閱讀圈”。
文明新風潤心無聲
以文化滋養文明,以書香涵育未來。通過閱讀存折、打卡積分、閱讀小講堂等喜聞樂見的方式,度假區讓“綠色閱讀”成為文明實踐新風尚。
隨著“書香家庭”“誦讀之星”等評選活動深入開展,閱讀正從個體行為升華為群體風尚,“放下手機捧起書”漸成很多人的新習慣。
“讓每本書都成為文明的種子。”呂月表示,度假區將持續打造“晨讀晚誦”“流動書屋”等品牌項目,推動全民閱讀從“階段性熱潮”轉化為“常態化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文化動能。
如今,這片土地上的瑯瑯書聲,正與蟬鳴蛙鼓合奏出最動人的夏日交響曲。
2025-08-11 11:00:34
2025-08-10 11:23:59
2025-08-07 19:53:35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