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朱海波
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是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有力舉措,也是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應然之策。
2022年,我市依托惠訊云(山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省內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家電以舊換新數字化服務平臺“惠循環”。上線兩年來,該平臺不斷優化升級,吸納全省12個地市115家家電生產、流通、回收、拆解企業入駐,構筑起一個覆蓋家電生產、流通、回收、拆解的數字化生態圈。今年上半年,平臺回收、換新數量和拉動消費額較2023年同期增長約2倍。
綠潮涌動 數字引領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我市迅速行動,加快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
傳統的回收模式存在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監管困難等弊端,“惠循環”平臺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聯通以舊換新上下游企業,構建起回收、銷售、拆解的全產業鏈條,實現了“綠色回收、綠色處置”,有效促進了循環經濟發展并顯著帶動了市場消費。
1—6月份,聊城市共回收舊家電22295臺,更換新家電21127臺,以舊換新轉化率為94%,帶動綠色智能家電消費6904.08萬元。
綠色引擎 潛力巨大
“惠循環”平臺運行兩年來,表現出極大的張力,根源在于它對消費者、社會和政府的利他性。
對消費者來說,收舊更便利,換新更有動力。消費者提交廢舊家電回收訂單后,平臺實行免費上門、拆舊、搬運專業服務。對廢舊家電,系統自動生成報價,解決信息不對稱和價格不透明問題。消費者交舊完成后,可選擇在線結算舊家電款或高于舊家電款金額的“電子煥新券”,在此基礎上,平臺引導流通企業、生產企業、金融機構等增發電子補貼券,所有補貼可疊加使用,最大限度惠及消費者。
對社會而言,發展更綠色,生活更低碳。平臺通過“一物一碼”方式賦予廢舊家電追溯碼,對家電回收、倉儲、運輸及交舊出售等環節進行數據采集跟蹤,確保來源及流向可查可溯,避免違規拆解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翻新出售侵害消費者權益。平臺選擇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區布局“惠循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社區服務站”,在對社區居民的老舊家電、廢舊物資進行環保回收的同時,積極開展“綠色、健康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有效增強消費者“綠色回收”意識。目前,服務站已有1處,今年下半年將擴展到12處。
對政府而言,監管更有力,施策更精準。平臺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提供更多數字化服務的同時,有利于政府部門全程監管以舊換新“購新券”的生成、發放與核銷,全程監管舊機回收、換新銷售、交舊拆解等數據的歸集、加工、歸檔等環節,保障以舊換新工作讓利于民。惠循環數字化平臺以圖形和圖表形式提供省、市、區(縣)三級數據看板,商務部門據此制定相關任務或計劃,設定任務完成標準及指標,并通過平臺向各地市下發具體任務。平臺通過科學數據分析,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客觀、準確的參考依據。
綠色未來 多元并進
目前,我國家電行業逐漸由增量市場邁入存量市場,以舊換新助力家電產業“從存量市場中尋找增量”的效應越發凸顯。平臺將不斷完善廢舊家電回收機制,提高回收處理效率及消費者體驗滿意度,打造家電以舊換新行業閉環,以綠色回收、資源有效利用助力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背景下,各級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細則陸續出臺,平臺緊盯政策動態,認真分析研判,逐步拓展大宗消費品其他領域業務板塊。日前,平臺成功上線汽車以舊換新業務板塊,組織聊城市95家汽車銷售企業、35家二手車交易市場及二手車銷售企業、11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入駐平臺,換新汽車479輛,帶動消費7250萬元。
當前,“惠循環”以舊換新數字化平臺成為便利、易用、中立、安全、規范、高效的服務平臺,山東省商務廳將濟南、德州、聊城作為平臺先行試點城市,7月份將在全省范圍內推廣。平臺將繼續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多領域深層次業務提升為抓手,以提供優質、全面、便捷服務為保障,助力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縱深開展。
2025-09-09 15:15:41
2025-09-09 11:30:52
2025-09-09 11:29:4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