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賈新偉 賈同甲
本報通訊員 王夢婕
8月20日上午,“兩河明珠 大美水城”書畫名家聊城主題創作精品展在山東畫院美術館拉開序幕。本次展覽是聊城文藝界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繁榮聊城書畫藝術事業的重要活動,也是大力宣傳推介聊城、提升聊城書畫藝術水平、加強聊城與省內外文藝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舉措。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8月24日。
一幅播種耕耘后的豐收長卷
“今年4月,我院受聊城邀請,組織藝術家深入東昌府區、臨清市、高唐縣等地,采風寫生,并與當地書畫家交流研討。”山東畫院黨支部書記、副院長樊磊回憶道,藝術家們親身感受了黃河的壯闊、運河的靈動,領略了聊城悠久的歷史遺存、獨特的民俗文化、充滿活力的現代發展圖景,為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本次展覽由山東畫院、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主辦,精心呈現了特邀名家、山東畫院畫家、聊城本土精英藝術家三大群體的藝術探索。他們用情用力感受生活,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共同繪就了展現“兩河明珠”獨特魅力與“大美水城”時代風采的丹青長卷。
近年來,聊城文藝戰線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緊跟時代步伐、創作精品力作,在“蘭亭獎”“泰山文藝獎”“省精品工程”等獎項中獲得佳績,廣大書畫名家交出了碩果累累的藝術答卷。
一扇展現聊城風貌的文藝窗口
“咱莘縣的瓜菜菌種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縣域首位,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蔬菜第一縣’……”站在參展畫作前,聊城市美協副主席、莘縣美協主席王曉光介紹起了自己的創作初衷。懷著對家鄉的自豪之情,他連續創作了4幅以莘縣蔬菜為主題的畫作,并將這個系列命名為“莘州新蔬”。
聊城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文化資源,全市上下作風深化、實干爭先的嶄新氣象,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沃土、靈感源泉。
孫棋的《衛河之畔》,以水墨之妙,展現生生不息之氣;張士正的《經典詩詞創作》,以行書、隸書之美,歌頌光岳樓、山陜會館;王馨德的《湖上競舟》,以龍舟劃槳之美,展現昂揚向上之姿……本次展覽,是對聊城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的抒寫,是對聊城歷史之美、人文之美、時代之美的展現,是提升聊城城市形象、擴大聊城影響力、促進文化交流的良機。
“作為一名在聊城生活過20多年、深受李苦禪畫風影響的藝術工作者,我為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無比自豪,更為家鄉如此重視文化建設、搭建如此高規格的藝術平臺而由衷欣慰。”山東省美協名譽主席、濟南市文聯主席張望感慨道。
一場佳作薈萃的藝術盛宴
本次展覽,匯聚了全國書畫名家的精品力作190余幅,藝術家們以飽滿的創作熱情、精湛的藝術手法,對“兩河明珠”進行深入詮釋,對“大美水城”致以深情禮贊。
“這些作品,或雄渾厚重,或清新雅致,或古樸典雅,或現代奔放,形式多樣,精彩紛呈。”同樣是從聊城走出來的著名畫家李學明評價道,每一筆、每一墨,都浸潤著藝術家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理解。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聊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薛兆立介紹,聊城文藝戰線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潛心創作,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時代、服務人民、唱響主旋律的文藝精品,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聊城實踐新篇章貢獻文藝力量!
2025-08-22 15:14:54
2025-08-22 15:14:40
2025-08-22 15:14:12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