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在山東匯通鋼管制造有限公司的熱處理車間內,技術員張長勝熟練地操作著一輛新能源倒運車。“過去燃油車噪聲大、冒黑煙,現在的新能源車不僅安靜環保,載重能力還強。”張長勝感慨道。
近年來,開發區以“雙碳”目標為引領,通過產業升級、能源替代、交通革新等系統性舉措,加快實現鋼管產業新能源貨車全面替代,努力打造綠色交通“開發區樣板”,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低碳發展路徑。
作為全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開發區以“四減四增”行動為抓手,刀刃向內推進產業結構深度調整。針對傳統鋼管產業能耗高、污染重的問題,開發區實施“龍頭帶動+集群升級”戰略。一方面,引導20家龍頭企業投入技改資金;另一方面,以“零容忍”態度取締不合規企業,著力淘汰落后產能,為新興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在能源領域,一場“斷煤換氣”的革命悄然展開。開發區先后取締眾多燃煤鍋爐,完成50余家企業“煤改氣”改造。更令人矚目的是,2023年全市首家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建成投用,徹底終結用煤歷史。與此同時,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廠房屋頂變身“發電站”,從“黑色高碳”到“綠色低碳”,產業結構的優化正釋放出巨大的生態紅利。
鋼管產業年產量占全國1/6,日均進出重型柴油車800余輛次——這曾是開發區大氣污染的“心頭之痛”。在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中,開發區以“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模式,打響新能源車輛替代攻堅戰。
試點先行樹標桿。山東匯通集團、山東大洋鋼管集團等5家龍頭企業率先試點,32輛新能源貨車投入運營,帶動全區247輛新能源車上路。短短3個月,64家規上鋼管企業實現內倒運輸100%新能源化,年減少碳排放289.8噸。更令人振奮的是,這種“開發區模式”正向外輻射:通過原材料采購和產品銷售兩端發力,已構建起覆蓋天津、唐山、青島港等地的“三向”綠色物流通道。
服務升級強保障。匯通集團投資3000萬元建設的新能源充電站,引進360千瓦高功率充電樁,1小時即可為重卡充滿電。周公河農貿城的綠色升級更具示范意義,15輛新能源貨車替代燃油三輪車,620個充電樁滿足市場需求,昔日的“污染源”變身“綠色樞紐”。
開發區的一系列舉措,折射出全市第三輪“四減四增”行動的戰略考量——以“減”促“增”,以“破”立“新”。通過減少過剩產能、煤炭消費、農藥化肥使用量和公路運輸量,增加綠色產業規模、清潔能源占比、有機農業比重和多式聯運量,全市正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數據印證成效:2024年,全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20.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11.8個百分點;開發區連續兩年獲評國家級開發區“一等”等次,“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指標持續滿分。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僅源于政策引領,更得益于市場主體的主動作為。正如山東匯通集團副總經理楊學洪所言:綠色轉型不是負擔,而是企業贏得未來的入場券。
記者 王培源 趙琦
2025-08-21 09:58:27
2025-08-21 09:45:04
2025-08-21 09:39:38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