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科技風箏飛向未來——山東濰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調研(中)

來源:經濟日報  2025-08-26 16:54:19
A+A-
分享

  濰坊風箏,世界聞名。找準風向,把握力道,放風箏的智慧如今正牽引著這座城市的產業升級。深耕產業的定力是濰坊的手中線,干事創業的魄力和初心是憑借力。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濰坊當下之急,也是未來的出路所在。”濰坊市委書記劉運說,牽住了創新這個“牛鼻子”、走好了創新這步“先手棋”,就能在現代化建設中占領先機、贏得主動。

  這份緊迫感,已轉化成為濰坊特色的創新實踐與路徑。

  行業痛點即創新起點

  怎么創新?擺在濰坊面前的現實如硬幣兩面。

  一面是產業實力雄厚: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7個在濰坊實現規模化發展,規上工業產值、營收雙超1.1萬億元;蔬菜產銷量全國第一。另一面則是創新短板:高校院所偏少,科技金融服務待完善,缺乏頂尖實驗室和高能級平臺,人才吸引力相比一線城市亦有差距。

  擁有世界級生產車間但缺少世界級實驗室的濰坊,該為自己的未來選擇怎樣的創新道路?

  答案清晰而堅定:濰坊的創新不凌空蹈虛,它從車間的機油味和土壤的墑情里長出來,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氣”——行業痛點便是創新著力點。

  安丘博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濰坊智能機器人產業鏈鏈主企業。站在山東泰山啤酒桶裝原釀智能化裝車系統示意圖前,總經理閆冰算了筆賬:此前需要24個工人每天兩班倒干活;使用自動化啤酒裝車機后,每班次只需兩名工人各操作一臺機器,2年至3年便可收回投入成本。

  “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人工作業環境惡劣的問題,酷暑天氣廂式貨車內溫度可能超過70攝氏度。”閆冰說,安全痛點觸發了技術革新。

  今年3月,公司承辦了全國首屆化工安全智能裝備應用發展大會,為參會的500多家化工企業展示了危險環境下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機器人替人的實踐。“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解決高溫高濕高壓和其他危險環境下的人工作業難題。”閆冰說,這是創新的溫度。

  前沿探索同樣植根于產業需求。

  兩年半前,在中國中車集團工作的車聰聰應大學室友王立峰邀約來到濰坊,擔任濰坊力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這些畢業于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年輕人有個共同夢想:聚焦實業痛點發揮所學,用技術創新改變行業現狀。

  他們攻克磁懸浮控制、流體力學、熱管理、電機驅動等核心技術后,成功研制了真空磁懸浮飛輪儲能系統,并應用于國內最大的飛輪儲能獨立調頻電站——乳山調頻電站。系統將電網調頻響應速度從秒級提升至毫秒級,能量轉換效率由45%躍升至85%以上,解決了傳統火電調頻能耗高、磨損大、響應慢的痛點。

  創新要素貴在匹配

  “企業為什么來這里?生產要素和市場在哪?我們的籌碼是什么?”濰坊市招商發展集團干部韓明清的“招商三問”,道出精準招商的核心。濰坊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主任韓兆峰認為招引人才也是同理,“不是帽子越多越好,立足點是匹配產業需求。”

  創新要素的生命力在于精準匹配。濰坊以產業需求為錨點,撬動人才、技術、資本高效協同,構建起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

  “智聯百校”行動是濰坊打造創新生態圈的突破口。“企業出題、政府牽線、高校答題、轉化落地”,“智聯百校”鏈接起企業這一創新主體與高校院所這一創新策源地:539名專家下沉濰坊縣市區擔任科技副職、企業科技副總;140名干部常駐高校院所擔任科技人才專員。兩年來,該行動為當地企業破解1800多項關鍵技術難題。

  點上突破則依靠“揭榜掛帥”。山東奧新醫療在政府平臺發布技術瓶頸后,48小時內就收到廈門大學團隊的響應。精準對接大大提升了攻關效率。

  基金招商成為新引擎。一年前,時任濰坊高新區國創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光梁結識了南京輝銳光電技術總監黃河。了解到后者正試圖開拓航空發動機葉片深度修復再制造業務,與高新區產業發展高度匹配,付光梁以股權投資形式引入這家企業。

  一年內,山東輝銳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成為園區極具成長性的一員。“結合資源稟賦招商,沿產業鏈布局硬科技。”付光梁說。

  通過精準配置創新要素,促進資源集聚與價值轉化,濰坊的產業土壤正厚植創新基因。

  緊握機遇乘勢而上

  “傳統土壤中生發出那么多創新實踐,離不開企業的努力、高校院所的合作,也離不開城市氛圍的營造。”濰坊市委政研室四級調研員鞠杰說,埋頭做事、抬頭看路,是濰坊的城市品格。

  在山東壽光蔬菜種業集團,副總經理、研發中心主任程琳團隊守護著公司最珍貴的資產——種質資源庫。2012年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后回到蔬菜產業一線,她親歷了育種目標的轉變:“從追求產量高、耐運輸、四季有菜,到追求品質高、口感好、維生素含量高、抗病性強。市場在變,我們也在變。”

  如今,程琳正帶領團隊設計AI育種加速倉,計劃利用大數據平臺結合AI進行預測育種,當數據量足夠豐富時,不僅能預測基因功能、洞察市場偏好,更能預判潛在病害、實現主動防控。

  敏銳捕捉政策與市場雙重風向,濰坊的創新總能踩準點、把握住機遇。

  2024年,濰坊入選全國首批20個制造業新型技改試點城市,山東焦易網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新方向。公司原本是碳基導電產業鏈的數據服務商,憑借對中小企業生產流程的深度數據采集,將未來發展方向調整為服務于企業的“智改數轉”。“成為產業大腦,加速產業鏈數智化轉型升級。”公司負責人高翠說。

  今年9月,濰坊學院將迎來人工智能專業首批大一學生,設立新專業既出于學校自身發展的需要,也為響應濰坊產業發展的需求。濰坊學院教務處處長侯金奎說,人工智能將在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交通、元宇宙等產業的應用場景中落地。

  雄厚的產業家底,為濰坊科技創新提供了真實試驗場景和廣闊應用空間;持續優化的創新生態,為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強力支撐。截至目前,濰坊已培育1228家專精特新等優質企業,建成952家創新平臺,每年吸引8萬多名青年人才來濰發展,去年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4.6%。

  生于匹配,長于融合,成于定力——當越來越多的“濰坊創新”“濰坊智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座城市的實踐豐富了中國創新敘事:新質生產力的生命力,深植產業沃土、扎根廣袤大地。

  風勁線韌,濰坊“科技風箏”正穩健飛向未來。

  (調研組成員:劉 溟 王金虎 陳瑩瑩 孟 飛)

編輯:梁營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