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撞色”豐景

來源:大眾日報  2025-06-16 17:37:52
A+A-
分享

  夕陽下,在大欽島西口的晾曬場,工人將長長的海帶鋪在石頭上晾曬。

  麥田里,趙啟玉操作著收割機,見證著一位又一位農戶的豐收。

  5月27日晚,在河南駐馬店平輿縣楊埠鎮,老鄉為麥客張嶺、王喜紅兩口子準備了晚飯。

  麥子豐收,裝滿了大包。

  趙啟玉養了三臺收割機,他不僅會開,還會維修。

  在大欽島西口附近的海帶晾曬場晾曬間隙,工人脫下手套,用力擰下沾染在手套上的海帶汁液。

  本報記者將打印好的照片送到晾曬海帶的工人手中。

  大欽島南村的工人在海灘上晾曬剛收割上來的海帶。

  在由蓬萊開往北五島的輪渡上,一名旅人正在小憩。正值海帶豐收季,許多外地人選擇上島務工。

  在大欽島西口附近的海帶晾曬場,來自東北的夫妻倆正在堆積如山的海帶前歇息。他們來這務工有兩個月,日薪能比在老家打工時多幾十塊錢。

  □大眾新聞記者 陸金星 任小杰 畢勝 荊新年 張子良 湯梾埠 藍天 報道

  五月末的田野上,麥浪翻涌,一群來自山東的“跨省麥客”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遷徙收割”。他們穿梭在魯豫冀三省,成為“流動的豐收守護者”。43歲的淄博高青縣麥客張嶺和妻子連續13年南下河南收割小麥,在駐馬店平輿縣楊埠鎮朱建新的家中,他們找到了奔波路上的“港灣”;52歲的泰安東平麥客趙啟玉,作為“麥客軍團”的“老江湖”,今年帶著3臺機器、6人小隊“征戰”河南,他們追著麥熟的腳步,用汗水換取顆粒歸倉,用轟鳴的機器譜寫出一曲“跨省豐收歌”。

  與此同時,在渤海海峽中段的煙臺市長島綜合試驗區大欽島鄉,迎來了海帶收獲旺季。這里是山東省距離陸地最遠的鄉鎮,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使其成為我國重要的海帶養殖生產基地,海帶出口量占全國70%以上。凌晨三點,島上養殖場燈火亮起,準備下海的工人們熟練地穿上油褲、救生衣和長筒水靴,開啟了一天的忙碌。他們熟練地鉤、撈、割、提、捆、碼,將收割的海帶運往曬場晾曬。為了趕在水溫升高前完成收割,大欽島人攜手近兩千名外來務工人員,與“日頭”較勁,上演著“搶收大會戰”。

  大欽島海帶有著近70年的養殖歷史,從內灣養殖到近岸養殖,再到如今的外海養殖,不斷發展。今年全鄉海帶養殖面積達1.3萬畝,已加工干海帶2200多噸。未來,大欽島將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漁業產業從“近岸”走向“離岸”的高質量發展,還將創新招商模式,引進企業研發海帶深加工工藝,拓寬銷售渠道,增加海帶附加值。

  無論是麥客們穿越千里追逐金黃麥浪,還是大欽島上的人們向海而生建設“藍色糧倉”,他們都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生活。麥浪與海帶,構成了這個豐收季最美的圖景,他們的故事,是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也讓汗水與鄉情,在豐收的土地與海洋上,凝成最溫暖的記憶。

編輯:蘇永樂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