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灼言丨馭浪前行,勇立潮頭

來源:閃電新聞  2025-06-10 16:24:40
A+A-
分享

  歷史長河的每一次潮汐涌動,都暗含著文明的密碼。6月8日,世界海洋日浪潮拍打。山東3500多公里的海岸線,勾勒出這片土地與海洋千年相依的壯美畫卷。

  從“靠海吃海”到“經略海洋”,從“藍色經濟”到“海洋文明”,山東改造提升海洋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海洋未來產業,在推動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上跑出了“加速度”。

  如今的山東,藍色動能澎湃,蔚藍色生機葳蕤生長,磅礴之勢,奏響了向海圖強的時代交響。

  海洋,不是地理的終點,而是思想的起點。經略海洋,首先就要經略觀念。海洋強國建設,制度創新是根本保障。山東以“走在前、挑大梁”政治擔當,將海洋強省建設上升為全省重大戰略,構建起陸海統籌、河海兼顧、山海互濟的立體化發展格局。省委海洋發展委員會成立、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31條政策舉措出臺、1億元專項資金連續投入,無不彰顯著山東經略海洋的堅定決心。

  制度創新如同精密的齒輪,驅動著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龐大機器。

  在威海國際經貿交流中心,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的成功實踐,正是制度創新催生開放活力的最佳注腳。《用海審批工作規范》《海域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管理辦法》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如同為海洋經濟發展鋪設軌道,讓每一寸藍色國土在規范中煥發生機。

  制度的力量,正在將山東的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2024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達1.8萬億元,居全國第二,比上年增長6.1%,海洋經濟對全省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3.9%,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數字背后,是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交織出的華彩樂章。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離岸120海里的黃海海域,“深藍1號”全潛式深海漁業養殖裝備巍然矗立,實現了全球低緯度遠海三文魚養殖的突破,也象征山東海洋漁業從近海走向深藍的產業躍遷。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深遠海生態養殖。71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占全國38.1%份額,展現著其海洋漁業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

  與此同時,日照港每5秒鐘一個集裝箱的起落節奏,奏響山東港口經濟的強勁脈搏。山東省港口集團的“握指成拳”,打破了同質化競爭的桎梏,2024年,全省20.7億噸年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首位,彰顯著山東港口群的國際競爭力。

  明月海藻組織工程級海藻酸鈉的研發突破,海洋新藥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預示著藍色生物醫藥產業的無限可能。

  傳統與新興的和諧共鳴,正推動山東海洋經濟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科技,是深海中的燈塔,照亮的不僅是航路,更是一個民族在蔚藍賽道上的身位。

  2016年以來,山東深入推動實施“深遠海設施漁業”“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21項海洋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占全國海洋領域獲獎數量的43.8%。

  嶗山實驗室的規范化運行、威海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的落戶、50個“國字號”海洋科研平臺的集聚、構筑起山東海洋科技創新的“國家隊”。“透明海洋”“藍色藥庫”等大科學計劃的實施,深海智能浮標、水下無人航行器等高端裝備的技術突破,展現著山東在海洋科技領域的硬核實力。

  22位全職住魯海洋界院士,50名海洋領域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500余名海洋領域領軍人才……這是山東對海洋人才的極度渴求與精心培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藍色人才專項”的實施,97項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印證了“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深刻道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碧海銀灘亦是如此。生態修復,不是讓自然回到過去,而是讓未來擁有更多可能。

  近年來,山東“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實施,讓青島西海岸、日照“金海灣”等成為海洋生態修復典范。長島海洋生態系統的明顯恢復,江豚、斑海豹等海洋生物的頻繁洄游,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篇章。

  2024年,山東交出一份93.6%的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生態成績單。

  海洋碳匯資源調查全面啟動,“國際零碳島嶼聯盟”成立,則彰顯了山東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責任擔當。

  這些生態實踐,正在重塑著山東人對于海洋的價值認知——海洋不僅是資源寶庫,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

  海洋的本質是開放的,文明的活力在于交流。

  近年來,全國唯一“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落地,亞洲唯一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啟用,使青島成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節點。7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的成功舉辦,30個簽約項目、656億元投資總額的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成果,展現了山東“藍色朋友圈”的不斷擴大。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藍色自貿”統計調查體系構建、50余對國際友好港口建立則讓山東的海洋開放走向更深層次。

  開放實踐,不僅拓寬了山東的發展空間,更為全球海洋治理貢獻了“山東方案”。

  ……

  從深海養殖到遠洋勘探,從港口物流到海洋文旅,從生態修復到國際合作,山東,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海洋,以更加創新的思維經略海洋,以更加務實的行動保護海洋。這片蔚藍疆域所孕育的,不僅是經濟的增長極,更是一種面向未來、包容共享的海洋文明新形態。當齊魯大地風帆迎著新時代的朝陽起航,山東向海圖強的壯麗史詩,必將為海洋強國建設寫下更加璀璨的篇章。

  文/陳一釗

編輯:李明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