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閃電評論丨菜博會里的“山東答卷”:讀懂現代農業的創新密碼

來源:閃電新聞  2025-04-22 18:18:39
A+A-
分享

  當壽光菜博會的大棚里,番茄樹垂下瑪瑙般的果實,當無土栽培的生菜在LED燈下舒展葉片,這片齊魯大地正用科技與智慧書寫著現代農業的新篇章。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的第26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不僅是一場蔬菜科技盛宴,更是山東建設農業強省、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走進壽光菜博會的展館,仿佛踏入一個充滿科技感的農業 “未來世界”。本屆菜博會集中展示了2000多個蔬菜品種、200余項農業新技術,其中不少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智能溫室里,環境監測系統實時采集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精準調控水肥灌溉和通風設備,讓每一株蔬菜都能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這種“會思考”的農業,徹底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讓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實現了雙提升。

  科技創新,是山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引擎。近年來,山東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8%。從基因編輯技術培育出的抗病蔬菜品種,到無人機植保、衛星遙感監測等數字化應用,從“汗水農業”到“數字農業”,科技正在重塑山東農業的生產方式。以壽光為例,當地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多個蔬菜育種研發中心,自主培育的蔬菜品種不僅暢銷全國,還走出國門,在國際市場上打響了“山東品牌”。在45萬平方米展區中,十號館的噴霧機器人沿軌道巡航,多傳感器融合導航技術讓農藥使用量減少25%;九號館的微藻自養培養系統以500平方米年產600萬株組培苗,刷新單位面積產量紀錄;中國科學院的稀土補光技術令作物增產30%,智能物流系統節省80%人力。這些突破背后,是壽光構建的“政府搭臺、院所出智、企業轉化”產學研生態——40余家高校院所參與攻關,分子設計育種平臺等十多個國家級載體支撐,形成從實驗室到田間的全鏈條創新。

  山東農業的成就,不僅體現在科技水平的提升上,更在于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在菜博會現場,除了琳瑯滿目的新鮮蔬菜,還有蔬菜加工制品、農業機械設備、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等,展現出山東農業“接二連三”的完整產業鏈條。據山東省統計局數據,山東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山東農業通過產業化發展,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從“初級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跨越,讓農業的附加值不斷提升。

  建設農業強省,最終目的是讓農民富起來。在壽光,蔬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100多萬農民就業增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山東各地還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 +農戶”等模式,讓農民深度參與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共享產業發展紅利。同時,山東積極推進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業態發展,為農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從菜博會的一個個“黑科技”,到全省農業的蓬勃發展,山東現代農業的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才能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山東正以農業強省建設為目標,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三農”答卷,為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山東經驗”。面向未來,山東將繼續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繪出更加絢麗的農業現代化畫卷。(文/張恒)

編輯:蘇永樂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