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閃電評論|從《沂蒙山小調》看山東傳統文化的全球表達

來源:閃電新聞  2025-04-22 18:17:43
A+A-
分享

  2025年4月17日,柬埔寨金邊的中柬人文交流活動現場,13歲的諾羅敦·珍娜公主用流利的中文演唱中國民歌《沂蒙山小調》。清澈的嗓音、真摯的情感,讓這首誕生于山東沂蒙山區的民歌跨越國界,成為中柬友誼的“聲音橋梁”。這一場景,不僅是個體的文化共鳴,更是山東優秀傳統文化在全球化語境下的一次生動實踐。從老國王的《懷念中國》到珍娜的《共飲一江水》,從吳哥窟修復到尼山論壇對話,山東以文化為媒,在百年變局中書寫著文明互鑒的新篇章。

  從鄉土民歌到文明對話

  《沂蒙山小調》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山東沂蒙山區,其旋律質樸悠揚,歌詞描繪了沂蒙山的自然風光與人民生活的堅韌。這首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秀民歌”,不僅因其藝術價值,更因其承載的鄉土情感與人文精神。珍娜公主的演唱,讓這一地方性文化符號升華為國際交流的載體。她通過中文學習、實地探訪(如成都大熊貓基地、煙臺海邊等),將山東的山川風物與柬埔寨的歷史記憶交織,展現了文化符號的跨地域生命力。

  山東的文化輸出并非偶然。作為儒家文化發源地,山東近年來以“兩創”為路徑,推動傳統文化融入全球話語體系。例如,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連續九屆舉辦,吸引全球600余位學者探討“人類共同價值”。《儒典》《儒學百科全書》等叢書通過譯介工程走向世界,成為海外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這些實踐表明,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既扎根于本土特色,又提煉出人類共通的情感與價值。

  近年來,從孔子學院“和而不同”的理念輸出,到濰坊風箏節吸引30余國藝術家共創作品,再到《沂蒙山》歌劇登陸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齊魯文化正以多元形式參與全球敘事。

  從手造技藝到數字賦能

  在珍娜公主的歌聲里,沂蒙山的云海、梯田、黑山羊等元素被具象化呈現。這些意象的背后,是山東將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現代產業優勢的探索。例如,“山東手造”工程通過創新設計,讓魯班鎖從“東方魔方”變為年產值過千萬元的文創產品;濟南老手藝人柳森林研發的“兔子搗藥”玩具,將漢代畫像石中的文化寓意轉化為年輕人追捧的潮玩。截至2023年,山東手造產業直接從業人員達350萬,年產值突破千億元,傳統文化不再是博物館的靜態陳列,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動態實踐。

  數字技術則為傳統文化插上“翅膀”。在深圳文博會上,山東展區通過數字立體書《走近孔子》還原孔廟建筑,讓觀眾沉浸式體驗儒家文化;青島海爾集團將智能科技與傳統生活方式結合,推出能“識別食材”的冰箱、“推薦菜譜”的烤箱,讓“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轉化為現代生活場景。這種“傳統內核+現代表達”的模式,既保留了文化根脈,又契合了全球消費者對創新產品的需求。

  從“牡丹外交”到“黃河故事”

  珍娜公主的演唱視頻中,背景畫面展示了沂蒙山的云海、梯田與瀑布。這些景觀不僅是自然饋贈,更是文旅融合的產業資源。山東通過“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串聯黃河、大運河、齊長城等標志性節點,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目的地。例如,菏澤以“牡丹外交”為戰略,將千年牡丹文化轉化為年產值130億元的產業鏈,并通過國際論壇倡導“和平與友誼”理念,吸引多國學者探討文明互鑒。2024年,赴柬中國游客超69萬人次,其中不少通過“中柬旅游展覽會”被山東文化吸引。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文明沖突論甚囂塵上。山東的實踐證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從《沂蒙山小調》的跨國傳唱,到尼山論壇的智慧碰撞;從手造產業的鄉村振興,到黃河生態的全球啟示,山東以文化為橋,搭建起理解、尊重、合作的國際交往范式。這種范式不僅屬于中國,更屬于世界,正如珍娜公主所言:“我的根在柬埔寨,心在中國。”當不同文明在對話中彼此照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便不再遙遠。(文/宋波)

編輯:蘇永樂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