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行走黃河丨比頭發絲薄的“菏澤造”,如何拿下華為小米訂單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2025-04-12 15:46:27
A+A-
分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子慧

  在華為、小米手機的精密機身深處,藏著一個令人驚嘆的“菏澤密碼”——一片厚度僅0.007毫米的銀色薄膜。這個厚度僅相當于頭發絲十分之一的材料,卻以35%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成為國產手機對抗電磁干擾的關鍵元件。

  從昔日被國外“卡脖子”到如今登頂全球屏蔽材料領域,這片近乎隱形的薄膜如何實現逆襲?4月1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隨“行走黃河”采訪團走進山東菏澤天厚5G新材料產業園,揭開了這場從“納米級厚度”到“產業鏈高度”的科技突破之謎。

  在擺滿專利證書的展廳里,產業園自主研發的0.007毫米無紡導電布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陽光透過薄膜,幾乎看不到它的存在,直到工作人員用手指輕輕捏住邊緣,記者才注意到這片近乎透明的材料。

  “過去,這種材料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牢牢把控。”工作人員輕輕抖動手中的薄膜,自豪地說,“如今,我們不僅實現了國產化,而且材料性能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據介紹,目前,產業園導電布年產1300萬平方米,行業規模全國第一。其中,自主研發的20微米超薄導電布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0.007毫米無紡導電布攻克了行業“卡脖子”難題,成為華為、小米等知名企業屏蔽材料的第一大供應商。

  這“極致之薄”的背后,是雄厚的科研實力支撐。產業園與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共建了山東省屏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等5個研發平臺。墻上的專利地圖顯示,近三年來,園區在電磁屏蔽領域累計申請專利125項。

  當記者以為這已是技術天花板時,產業園卻展示了更大的“野心”——隔壁車間內,全省首條復合集流體中試生產線正在試產。這種用于新一代鋰電池的關鍵材料,具有高安全性、高比容、高循環壽命、低成本特性,廣泛應用于儲能電池、動力電池。“目前我們生產的復合箔材幅寬全國第一,已通過比克電池等企業測試。”項目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項目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將達15億元。

  行走在園區內,老廠房的鋼架結構與智能化車間形成奇妙反差。曾經閑置的570畝土地,如今已入駐8家上下游企業,形成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老工業基地正在上演“舊殼裝新芯”的進化論。

編輯:梁營營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