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尋年味|臘月二十八,“發”起來的不只饅頭

來源:大眾新聞  2025-01-27 19:17:08
A+A-
分享

  編者按:

  春節,中國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2025年,我們將迎來首個“人類非遺版”春節。那么過年,過的是什么?什么是中國年味?山東各地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年俗呢?從臘月廿三開始,大眾新聞客戶端每日推出一期“非遺里的山東春節”,帶您一起尋年味兒。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八

  山東大多數家庭會在今天

  發面制作面食

  如‌饅頭、棗餑餑、豆包等

  要求白而暄騰

  還會在蒸好的面食上打上紅點兒、印上“福”字

  以圖個好寓意

  “發”字還有發財、發達之意

  “把面發”便有了

  期盼來年財運的意思

  在山東最常見的面食

  非饅頭莫屬

  饅頭在山東也被稱為

  “餑餑”或“饃饃”

  作為山東人的主食

  有著悠久的歷史

  不管叫啥名字

  都是蓬松、暄軟、麥香十足

  讓人忍不住往嘴里“炫”

  因地域不同

  山東饅頭特點各異

  勤勞樸實的山東人

  在其制作技藝上

  都是“高標準、嚴要求”

  所以誕生了

  數不清的“饅頭”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最有名的要數

  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膠東花餑餑”和

  “青島王哥莊大饅頭”

  膠東花餑餑

  選用優質小麥石磨面粉

  采用新鮮的果蔬上色

  需要經過

  揉、搟、捏、剪、印、蒸等

  手法和工序來塑性

  最后上鍋蒸熟

  口感細膩

  麥香十足

  作為傳統民間面塑藝術的一種

  它多分布于煙臺、威海等地區

  在婚慶、生日、百歲等慶祝活動中常見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經常在央視報道中出現

  以其賞心悅目的造型

  被人們贊嘆

  青島王哥莊大饅頭

  以“體型”聞名

  已有500余年歷史

  采用“專供面粉+嶗山水+手工揉+

  鐵鍋蒸+木柴燒+傳統工藝”的

  獨特制作方式

  其中揉面要保證達到18次

  把面團里的空氣均勻排出

  使蒸出來的饅頭形狀更穩定

  還有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濟南長清區崮山饃饃

  僅有手指大小

  十個一排,底面杏黃色

  德州平原恩城簽子饃

  兩頭尖、中間粗

  食之甘甜,柔韌可口

  東營河口花饃

  配色活潑明艷

  造型生動

  在齊魯大地

  面食不僅是果腹之食

  更是勤勞智慧的結晶

  山東人民深知

  唯有創新才能煥發新的生機

  他們在傳統基礎上大膽嘗試

  將現代元素融入面食制作

  開發出各種新口味和新造型

  越到年底

  面食的制作和銷售也越火爆

  山東人民用勤勞的雙手

  使得他們的生活蒸蒸日上

  “蒸”出幸福年味

  也蒸出新年新氣象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海報新聞、半島新聞等

  文案:于春暉

  剪輯:于春暉

  設計:耿俊逸 韓雨婷

  策劃:單青 呂原

編輯:趙倩文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