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要聞 > 山東 >

激活力增動力,“關鍵一招”里找答案

來源:大眾日報  2024-12-29 16:59:45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李振 孫源澤

  實施十大牽引性集成改革,“承諾制+標準地”改革讓8萬多畝“標準地”成為大項目、好項目有力的土地保障……即將過去的2024年,山東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激活力。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會議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落地”和“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列為明年聚焦用力的重點工作。如何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在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上爭取更大成效,本報與省委財經辦、有關單位、企業及專家學者深入溝通,解讀明年工作的發力點。

  與會同志認為,明年應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在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集中實施一批重大集成改革。“山東是國資國企大省,發揮國有企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骨干作用,必須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打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戰。”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滿慎剛表示。

  山東以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抓手,統籌推進提質效、抓創新、促改革、調結構、嚴監管等重點任務,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截至目前,省級層面主體改革任務已完成88.3%,超額完成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70%年度任務目標。1-11月份,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356億元、同比增長3.3%,各項主要經營指標持續穩居全國前列。

  作為本輪國企改革的關鍵詞之一,科技創新被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打造出屬于自己的‘一招鮮’看家本領。”滿慎剛表示,接下來將深入實施重點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推動規模以上省屬工業企業全部設立研發機構,用好山東國資科創基地,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方面,這樣一組數字展現了今年的成效:2024年全省新增博士點中,80%以上為“十強產業”急需學科專業;新增碩士點中,80%以上為支撐行業產業發展的專業學位點;近三年新增本科專業點中,80%以上是社會急需緊缺專業。“3個80%”的變化將為山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明介紹,山東將用好教育科技人才協同會商機制,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精準對接我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超常布局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急需學科專業,實現學科專業和區域產業雙向賦能。

  “尤其要建強用好高等教育共同體、山東省校企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攻堅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為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支撐,為我省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李明說。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一流營商環境。“一流”從哪里來?“一方面要順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和經營主體所需所盼,另一方面要大膽創新,改革攻關,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對照大會要求與這些年的探索實踐,濱州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盧惠民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不規范、耗時長、成本高、壟斷性強,是企業辦事時常遇到的實際困難。面對企業訴求,濱州推出“中介超市”并不斷創新完善運作體制機制。今年以來,“中介超市”已完成項目選取3677件,交易金額達1.4億元。

  “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不能脫離實際,要因地制宜,根據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找題、破題,塑造特色競爭優勢。”盧惠民說,依托“中介超市”,他們將探索開展鄉村振興模塊化服務,嵌入特色農副產品展銷、農資集中采購等功能,持續提升企業辦事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12月11日,在中泰證券的輔導、規范和項目申報支持下,山東博苑醫藥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這家國家級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順利進入資本市場。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關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對于廣大科創型企業而言,創新發展更是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明年我省將深化金改試驗區建設、金融對標提升行動,實施上市培育“十百千”計劃、金融監管一體化工程,優化“金融直達基層加速跑”和民企金融直連服務機制。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落腳點在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質效。”中泰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洪表示,作為山東省屬國有金融企業,中泰證券將服務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企業上市融資等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手段,把著力點放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關鍵點、薄弱點上。比如發揮投行直接融資“主力軍”作用,通過新三板掛牌、IPO、定向增發等股權融資,發行科創債等債務融資,及并購重組等產業整合服務等方式,助力成熟型科創企業做優做強。

  以開放促改革,明年的外貿形勢將更加復雜嚴峻,越是這樣,就越要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到因勢利導、危中尋機,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拓展發展空間。

  創新整車出口申報要素、報關出區方式和卡口驗放流程,整車出口出區難、出區慢、程序多等問題得到了有效化解,中國重汽等企業整車出口規模提升約15%。前不久,山東自貿試驗區發布了包括整車出口貿易便利化改革等在內的新一批38項制度創新成果,后續將在各市復制推廣。

  作為全省改革的試驗田、制度創新“領頭雁”,山東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累計有221項成果在全省復制推廣,各類創新成果數量在同批次設立的自貿試驗區中位居前列。

  打造制度型開放示范區,是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明確要求。“既然是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就要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省商務廳制度創新處處長于琦說,今年我省出臺《關于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的實施意見》,提出20條含金量高的政策舉措。“未來三年,山東自貿試驗區將探索構建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今年以來山東外貿進出口承壓前行,前11個月,進出口3.0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實現了量穩質增。透過上揚的曲線,山東社科院研究員顧春太看到了堅持“向新”發力成為山東外貿的新特點。

  “‘向新’主要表現為新主體、新市場、新供應鏈條。”顧春太說,從市場構成看,得益于“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市場開拓行動等“走出去”措施,山東貿易目的地更加多元化。從供應鏈條看,聚焦外貿供應鏈國際合作,協力拓展供應鏈及中間產品貿易,山東國際經濟合作韌性在加強。從市場主體看,前11個月山東民營企業進出口占總體比重近3/4,山東經濟的主體構成更加堅實。“著眼明年,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山東外貿應繼續堅持好的做法,堅持讓企業走出去,一方面鞏固已有基本盤,另一方面加大新市場的開拓力度。同時,堅持產業向新,發展提質,推動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引領型產品出口,進一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他說。

  (□記者 王凱 王新蕾 參與采寫)

編輯:許云峰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