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苑莘) “云南麗江、西雙版納、瑞麗的二十多個廠需要西瓜苗插接工,重慶、遼寧、內蒙需要黃瓜插接工,甘肅的兩個廠需要辣椒劈接工。”12月18日,莘縣專門從事種苗嫁接勞務輸出的亢金花,在微信朋友圈里發了一條消息,引來不少好友咨詢詳情。
伴隨著蔬菜產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瓜菜復種面積常年保持在100萬畝的莘縣,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農村婦女為主體的專業嫁接工人隊伍。據莘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估算,該縣有3萬余名農村婦女專門從事種苗嫁接,人均年創收6萬元以上。“我們的嫁接工在全國各地的種苗培育基地都很受歡迎,大家都是坐著飛機去接單。”亢金花說,她的嫁接團隊有200多人,“離開灶臺的姐妹們,在天南海北的接單路上見識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從起初的群眾自發,到近兩年的政府有意引導,莘縣種苗嫁接工隊伍逐漸發展壯大。該縣根據群眾就業需求,統籌農業、人社、鄉村振興等多部門資源渠道,組織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點就業”,并在鎮村開設職業技能培訓教學點,開展“短平快”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截至目前,莘縣共組織開展相關培訓68期,2400名嫁接工接受實操培訓,361名嫁接工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接受技能培訓后的莘縣農村婦女,講出了最生動的財富故事。曾依靠扶貧政策脫貧的花艷霞,現已掌握了芽接、劈接、貼接、插接等技能,成了坐飛機接單的常客。見過東北的大雪、新疆晚上八點多的太陽、海南的椰子樹和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她對現在的生活頗為滿意,“嫁接一棵苗大約能掙1角5分錢,一天能嫁接五六千棵苗,我一個月就能掙到6000到10000元”。
莘縣持續打造“魯西嫁接工”勞務品牌,正積極推動勞動輸出向智力輸出轉變。該縣一體推進“外地務工+就地培訓+推介就業”,目前,已有4個團隊在外開展技術培訓業務,孵化培養技術工人約3000人次。企業團體先后向新疆、福建、云南、寧夏、遼寧、甘肅等20余個省(自治區),以及俄羅斯等多個國家輸出嫁接技術。
三萬名專業嫁接工還成為莘縣設施農業輻射各地的“前端探頭”。依托嫁接勞務公司對全國種苗市場的實地調研和現場掌握,聊城鑫眾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山東旭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寧夏、海南等地,投資建設育苗基地10余處,帶動當地就業近萬人。莘縣京陽農業科技公司向遼寧、內蒙古、陜西等十余個省份整體輸出其成熟的農業運營模式,企業承建外省溫室大棚基地90余個,總建筑面積2.96萬畝。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