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文軒
本報通訊員 赫鵬 端木慶龍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戰略資源,用水方式連著發展觀、生態觀。近年來,茌平區深化節水創新和改革,構建節水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節水惜水,積微成著,茌平區水利局公布的用水“賬單”顯示:2023年全區用水總量2.476億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2718萬立方米,占工業水資源消耗量的50.9%,利用量、利用率均位居全市第一,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為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水資源保障。
11月11日,記者跟隨茌平區水利局工作人員走進該區一個鱸魚養殖車間。只見幾十個直徑四五米的養殖缸整齊排列,成群的加州鱸魚幼苗正在水中游動。為打造“零廢水”養殖工廠,茌平區建造了3層、12個立體工業化淡水鱸魚養殖車間,并配有數字化智能管控系統,養殖效率提升30倍,年產量450萬公斤。養殖車間采用國內外先進循環水處理技術,開啟“鱸魚糞便制作櫻桃樹肥料—養殖尾水工業回收制鹽”新模式,鱸魚養殖產生的糞便,經過加工可作為櫻桃樹的肥料,產生的廢水過濾后用于澆灌櫻桃樹,實現了生態農業的“雙循環”。
“農業節水增產、工業節水減排以及城鎮節水降損是節水工作的三個重要環節,環環相扣,我們通過‘三手齊抓’,實現了農業、工業、城鎮節水全覆蓋。”茌平區水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耿凱表示。
茌平區依托引黃灌區節水改造工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程、國家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等農業節水增產項目,實現了從水源、輸水、配水、灌水全過程的精細化節水管理。推廣工業水循環梯級利用,區內8家重點用水戶單位全部建成節水型企業,山東信發華信鋁業有限公司被省工信廳等四部門評為2024年度重點用水企業省級水效“領跑者”。
為實現水資源梯級利用和廢水資源化利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茌平區信發集團先后投資6300萬元,配套建設再生水回用處理設施,將茌平區污水處理廠、水質凈化中心外排水全部進行預處理,并經輸水管網引入主廠區,年可利用再生水2600萬立方米。
工農業節水是基礎,生活節水是基本,茌平區水利局大力推廣生活節水器具,開展節水型單位和居民小區建設,加快推進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全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至8%以內,建成節水型機關單位53家,實現全覆蓋,建成節水型居民小區36個,全區占比30%。
茌平區爭取國家專項資金7000余萬元,對城區53公里老舊鑄鐵及PVC供水管道進行修繕,并新鋪設PE供水管網50公里。老舊管網輸送中水和雨洪水,新管網輸送優質生活飲用水,城區道路清洗、園林綠化、公廁中轉站、消防及部分企業全部使用中水,年可節約地下水292萬立方米。據了解,茌平區共投資19.59億元,在茌平城區南建設再生水廠及污水處理廠各1座,再生水廠設計規模為5萬噸/日,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達到1.5萬噸/日。“我們還計劃擴大分質供水范圍,投資5億元,新建備用水廠1座,中水供應能力3萬噸/天,通過處理模塊的調整,實現飲用水與其他用水雙重供應,以及家庭飲用水和衛生其他用水分開利用。”耿凱說。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