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高唐縣為確保物業服務標準不降、內容不減,在破解基層物業管理“小馬拉大車”問題上,堅持不減“車的重量”,增加“馬的數量、力量和質量”,創新建立“車馬協同”的物業管理模式,解決小區管理之“痛”,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煥發小區治理新活力。
堅持黨建引領,健全架構,實現小區治理“車馬協同”
一是高位推動,指明“行車”方向。在全市率先成立縣級物業行業黨委,負責物業行業服務工作的指導、督查和考核;成立高唐縣物業服務行業整治工作專班,持續開展行業專項整治。研究制定《高唐縣關于進一步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深化城市基層治理的實施方案》,明確3項原則和9項措施。
二是建強組織,拓寬“行車”通道。全縣30家物業服務企業中,4家成立實體黨支部,8家成立功能型黨支部,18家成立聯合黨支部,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全縣238個居民小區中,225個小區組建業主委員會,占比達94%。把黨建工作納入小區業委會章程,建立物業企業黨支部聯席會議制度,分析問題,會商措施,交流提升,推動小區事務共商、服務共抓、矛盾共解。
三是明晰職責,提升“行車”速度。嚴格落實省、市《物業管理條例》,住建部門總牽頭,發改、資規、城管、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13個部門各負其責;把物業服務管理納入街道社區治理,城區3個街道各有一名班子成員兼任縣物業行業黨委委員,組織、指導、監管轄區物業企業和業主委員會,協調處理物業管理糾紛和突發應急事件,形成“責任明晰、齊抓共管、一體運行”的工作格局。
堅持多點發力,多方參與,實現小區治理“萬馬奔騰”
一是創新“紅鄰書記”服務居民小區。為加速解決鄰里關系淡漠、服務力量薄弱、資源整合困難的問題,圍繞“創新路徑”與“提升服務”兩個目標,創新推出“紅鄰書記”制度,選派21名退出領導崗位的黨員干部進駐小區,以“黨員+鄰居”的雙重身份,推動小區治理再加力。經驗做法被省委組織部《山東組工信息》刊發推廣。
二是實施國企物業兜底老舊小區。對于建設年代久遠、失管脫管的單位家屬院、村街安置樓等無物業管理、居民滿意度差的老舊小區,引導縣屬國有物業企業入駐,確定服務內容,簽訂服務合同,提供專業化服務,低價收費和公益收入作為運營支點。目前,4家國企物業公司已入駐老舊小區61個,為15個小區安裝門禁,19個小區安裝監控,10個小區完成雨污管網改造,16個小區實施供暖改造,更換智能水表180余戶,修補路面1000多米,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命”。
三是引導“能人”參與小區自建自治。建立常態化引導機制,將小區內的商人、“能人”、“高人”發動起來,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通過多種方式集中資源,援建小區,上榜亮相,爭相作為,共建共治共享自治模式初步形成。
堅持公開透明、優化服務,實現小區治理“快馬加鞭”
一是打造“陽光物業”。督促30家物業企業,規范設置公示欄,將收費價格、服務標準和內容、投訴方式和渠道、公共部位收益等進行公開,讓物業清清楚楚服務,業主明明白白消費。
二是開展專項整治。針對服務意識、違規收費、環境衛生、綠化管護等7類問題,縣委組織部、政法委,住建、執法、市場監管、消防等聯合開展物業服務專項整治行動,印發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和《物業服務行業“十不準”守則》,梳理出31個整治重點,協調解決長期困擾部分小區的停車難、水壓不足、基礎設施損壞、電梯維修等問題420余個。
三是健全評價機制。建立物業服務標準、業委會權責內容、社區考核內容“三張清單”,啟動物業企業綜合評價工作,把打分權交給業主,實行末位淘汰,真正實現“物業服務好不好、換不換,業主說了算”,目前,已清退3家物業企業。
堅持思維創新、科技賦能,實現小區治理“一馬當先”
把“楓橋經驗”引入小區物業管理,讓業主“有地方說事”。本著“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問題沒有盲區”的目標,逐步探索“楓橋經驗”的物業實踐,建立業主訴求的“雙線受理”機制。
一是開發推廣“高唐物業廣角鏡”程序。平臺是集報修投訴、信用評價、社區活動、黨員志愿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三級監管微信小程序,業主可掃碼安裝,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網上反映問題,物業公司隨時領取解決,限期解決,社區和住建部門后臺分設不同權限,加強督辦。截至目前,累計解決問題1600余個。
二是創新開展“市民接待日”活動。制定實施方案,隔周社區書記、物業經理與業主面對面溝通交流,建立問題檔案,“一對一”解決問題,推動矛盾解決關口前移?;顒娱_展以來,組織“市民接待日”活動190余場次,現場解決問題97項。(華連順)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