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目倫
臨清市先鋒路街道福德社區位于山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中洲古城歷史文化街區,運河環繞,有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9處。轄區面積0.23平方公里,共有8條老街、47條胡同,常住居民5027人。福德社區堅持“居民有事張嘴,我來服務跑腿”的服務理念,以傳承運河文化為依托,助推網格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
今年以來,福德社區將革命老區精神融入基層治理中,抓住黨建引領這個關鍵,持續深化和拓展紅色陣地建設,推動黨群服務中心“迭代升級”。實施“15分鐘服務圈”提檔升級計劃,形成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登瀛廣場、鰲頭磯、鈔關等8處場所為延伸的服務陣地,制作美食美景地圖、社區工作者名片等,實現便民服務、旅游休閑、沉浸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有機融合。以“文旅興市”戰略部署為契機,建立文旅行業綜合黨委,在鰲頭磯等旅游景點設置文旅行業“黨代表+”服務站點,以志愿服務團隊、黨員“互通管家”為抓手,開展運河岸“胡同游”活動128次,深入老街古巷講好“臨清故事”,打造集政務服務、黨群服務、旅游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中心。
圍繞破解老齡化制約基層治理這一難題,福德社區黨委依托古城區運河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創新打造了“黨員胡同管家”服務品牌。通過居民投票,在20條胡同中選出20名“黨員胡同管家”,實行“分包聯戶”工作機制,徹底改變了以往“干部干、群眾看,干部做、群眾說”的狀況,形成了“黨員走在前、群眾比著干、支部當強援”的良好局面。
2021年,福德社區搭建“傳幫帶”平臺,建立了以徐桂蘭、付憲梅等“老街干”為導師的“青藍結對工作室”,與21名年輕社區工作者結成幫扶對子,推廣“走街、拉呱、跑腿、刷臉”等工作經驗,繼承弘揚“五個一”工作方法,幫助新晉社區工作者“乘風破浪”。近年來,新老“街干”共同解決了多項群眾實事。針對下崗職工多、群眾生活水平不高的情況,“街干”們耐心為群眾疏導情緒,及時提供信息,積極與企業聯系搭建平臺,破解就業難題,福德社區被評為全省“四型”就業社區。鍋市街御史巷胡同一年四季積水不斷,被居民稱為“爛泥路”,“街干”們白天和相關單位和部門協調資金,晚上到居民家中了解情況,不到一個月,這條長150米的路就修好了。
福德社區黨委大力弘揚運河文化,不斷豐富社區文化,構建起“小區—塊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機制,在老街巷建立“兩長七員”治理機制,搭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線上服務平臺,群眾通過掃描網格長微信二維碼,即可實現問題訴求快速上傳。依托建設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社區干部工作崗、入黨積極分子實踐崗,為轄區群眾、企業提供多項代辦服務,向群眾公開服務承諾,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化、親情式”服務,確保群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今年以來,福德社區舉辦鄰里下午茶、“書記喊您來說事”、公益大集、家庭教育公益課堂等活動60余場次;組織“黨員胡同管家”入戶走訪27次,收集民意160余條,解決各類困難120余件,上門調解各項矛盾糾紛70余次。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