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曉磊
8月18日,2025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其中,電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進入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榜前十。
這部動畫片何以能實現口碑與票房雙豐收?
電影借用了“西游”的框架,講述了幾個“廢柴”小妖怪組成的草臺班子,跌跌撞撞去西天取經的故事。沒想到卻擊中了成年人最敏感的神經——在職場中掙扎、在生活中躊躇、在夢想與現實間搖擺的普通人,終于在銀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豬妖三年考不上“大王洞編制”,蛤蟆精緊攥工牌的執念,黃鼠狼精用話癆掩飾被磨平的棱角,猩猩怪是“社恐”——這些角色是生活中“社畜”“小鎮做題家”“社恐患者”的鏡像投射。
這種設定打破了傳統的英雄敘事,將鏡頭對準了常被忽略的“邊角料”。當小妖們拼盡全力卻只放出“潦草的大招”時,影院里的笑聲中分明帶著苦澀的認同——這不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寫照嗎?“小人物假扮取經團隊”的黑色幽默,叩擊著每個普通人的心靈,讓“無名之輩”的故事在銀幕上綻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浪浪山小妖怪》的深刻之處在于,它沒有將這種困境簡單處理為對現實的控訴,而是賦予其溫暖而堅韌的底色。小妖們的每一次跌倒與爬起,都在訴說一個樸素的真理:價值不由位置決定,而由行動定義。四只小妖打敗“大boss”救出孩子們,成為村民心中的英雄;猩猩怪嘶吼“我是齊天大圣”的瞬間,完成了從“模仿英雄”到“成為自己”的蛻變……影片告訴觀眾,“取經”不是少數人的特權,每個人都是自己“取經路”上的“齊天大圣”。
現實中常有人說,“想卷卷不動,想躺躺不平”,但小妖怪們提供了第三種可能——承認平凡,但不甘平庸。它們既不像孫悟空那樣本領高強,卻也沒有徹底放棄,而這,恰恰是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一邊抱怨,一邊堅持;一邊迷茫,一邊前行。這種“倔強的現實主義”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動人的精神力量,支撐著無數人繼續前行。
心懷目標,堅持信念,哪怕是無名之輩,也能在自己的“取經路”上閃閃發光。
2025-08-22 15:21:47
2025-08-22 15:18:17
2025-08-22 15:14:54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