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思凝
近日,“孕婦吃發霉吐司宮縮住院”的消息上了熱搜。不過,此事系消費者通過注入墨水偽造食品發霉及添加毛發偽造異物問題,并假借孕婦身份偽造住院記錄,因而出現大反轉。涉事消費者發布《致歉信》,承認關于百草味產品存在質量問題的內容均是其個人編造,是為了向百草味敲詐勒索以獲取不當利益。
這一事件的反轉,應成為一個反思契機——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應如何發聲?網絡媒體賦予個人信息傳播的便利,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將未經核實的信息隨意發布。作為發聲者,發布任何內容前,都應該仔細核實內容真偽,不摻雜個人的主觀誘導,也不捏造事實獲取不當利益。
對于公眾而言,在就社會熱議話題發表見解之前,也應審視信息權威性,并確認內容是否合乎邏輯,不應讓個人情感或固有偏見超越事實本身。據《鄭州晚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