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霞
“這里是奮進中的‘牛馬一中’,在陽光下慢慢綻放它的光彩……”近日,湖北襄陽市樊城區牛首一中的畢業典禮上,一名優秀畢業生在發言時戲稱母校為“牛馬一中”,結果遭校長當眾批評,并收走了優秀畢業生證書。7月29日,樊城區委宣傳部回應,學校已將證書歸還本人,同時責令學校及校長作出深刻檢討。
“牛馬”一詞,如今在互聯網上頗為流行。學生自比牛馬,是顯示個性、表現幽默的一種方式。“大家知道我為什么要念‘牛馬一中’嗎?我知道你們都非常恨這所學校,但要明白,這是我們揮灑了三年汗水的地方。你們希望離開這里嗎?”回到當時的語境,不難理解,這名學生不是要指責母校,而是以欲揚先抑的手法,喚起臺下同學對母校的不舍之情。
并非惡意的調侃,滿是感恩的味道,可校長顯然沒聽出來,不僅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把發言的學生趕下臺,還收走了優秀畢業生證書。校長還稱,涉事學生沒資格調侃學校。且不說學生并無過錯,就算言語失當,校長如此簡單粗暴,既顯得古板不近人情,更傷害學生自尊。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教育工作者該有的樣子。
學生的調侃,網友讀出了幽默,校長卻聽出了冒犯。據悉,牛首一中教師的平均年齡為43歲,不理解十幾歲孩子的話語體系倒也正常。值得思考的是,很多學校老師年齡較長,面對越來越有網感、表達愈加新潮的學生,該如何減少因誤會而產生的沖突。用孩子的話把道理講給孩子,遠比上綱上線更容易讓人接受。孩子的“刺耳”表達,并不扎心,校長和老師,不妨會心一笑。
據《北京晚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