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穎
“魯A濟南車,魯B青島的,魯C淄博魯D棗莊……”《山東車牌之歌》最近在互聯網平臺爆火出圈,通俗的歌詞、隨性的旋律,配上獨特的山東口音,引得各地文旅紛紛跟進“玩梗”,也引起了網友們對山東話的持續關注:山東人為啥總愛說倒裝句?山東人真的管QQ號叫“球球號”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塑造了生動鮮活的地方語言。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們在日常交流中越來越熟練地使用普通話甚至英語,對方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一批方言詞匯快速消失,一批方言詞匯正在被普通話詞匯、網絡詞匯取代,方言面臨著被邊緣化甚至消失的風險。
方言式微已經引起了人們關注,保護方言開始被提上日程,對方言進行搶救性挖掘保護、干預性研究傳承的呼聲日益高漲。杭州市濱和小學開設“小伢兒說杭州話”方言課程,武漢大學增加“方言與中國文化”選修課,山西太原修建方言博物館,廣東惠州招募方言研究人才,蘇州、香港等地公交車以方言報站……這些做法堪稱當地的新風景。在短視頻平臺上,方言電影、方言電視劇、方言說唱等層出不窮,贏得了許多人點贊,有的視頻還成了現象級作品。B站視頻“山東話對顏值的影響有多大”播放量超過200萬,讓人們感受到了方言的沖擊力。
方言是文化的載體,它承載著一個地區的歷史積淀,彰顯著地方文化特色。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中說:“方言土語,很有些意味深長的話,我們那里叫‘煉話’,用起來是很有意思的。”作家莫言在自己的小說中使用了大量高密方言,展現出獨特的文學魅力。《水滸傳》中夾雜了許多山東方言的成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一回中,“那雪正下得緊”“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一個“緊”字正是山東方言表述,金圣嘆批注說“寫雪妙絕”。還有“黑地里”“在先”“消停”等方言的巧妙運用,不僅豐富了文學的表現力,也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無論是方言版電視劇、方言說唱還是方言小說等,對當地都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可以吸引更多人關注。
方言是故鄉的根,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相當于我們每個人的“語音身份證”。方言土語是血脈的傳承,帶有很強的地域性,是地方文化發展的“活化石”。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主要工具,講方言也是在為家鄉“上分”,年輕人不妨大大方方地說家鄉話,用方言為家鄉代言。
不要讓方言的消失成為下一個遺憾。在普通話普及率達80.72%的當下,我們不妨多說說方言,護好自己的“語音身份證”,留住我們的地方文化之根。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