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聊誠評 >

聊誠評|莫讓性格測試變成就業歧視

來源:聊城晚報  2024-06-28 09:21:20
A+A-
分享

  □ 張英東

  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然而潛在的就業歧視卻花樣百出、屢禁不止。據《工人日報》報道,很多企業在招聘中除設置筆試、面試外,還要求求職者做性格測試,不少人因測試結果不合格錯失心儀崗位。

  性格測試,諸如MBTI、九型人格等,其初衷在于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好地理解個體的性格傾向、工作風格及潛在能力,但它不應成為企業判定求職者是否符合崗位要求的硬杠杠,更不應成為就業歧視的“新馬甲”。

  性格測試看似合理,卻并不科學。諸多測試源于心理學理論,它們試圖揭示人的內在心理機制,從而為崗位匹配提供理論支撐,但它們的設計和實施往往缺乏嚴格的科學論證。正如許多求職者反饋,這些測試結果往往難以全面、準確地描繪個體全貌,更不必說在短時間內捕捉求職者在長期工作環境中的表現。

  對性格測試過度依賴,可能導致對求職者全面能力的忽視,尤其是那些在測試中不善表達或不適應特定測試形式的求職者,可能因此被誤判。更有甚者,性格測試可能被某些求職者“游戲化”,通過技巧而非真實自我反應來獲取高分,進一步扭曲測試的本意。

  理想的招聘流程應包含多元化的評估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專業技能測試、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行為面試等,以期全面、立體地了解求職者的專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性格特質。這樣不僅能更準確地把握求職者與崗位的契合度,還能有效避免單一測試導致的偏見與誤判。尤其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強調個人隱私與數據保護,性格測試的應用更需謹慎。企業要確保測試過程的透明度,明確告知測試目的并尊重求職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妥善保管測試結果,防止信息泄露,保護求職者的隱私。

  誠然,性格測試可以提高企業的招聘效率。然而,企業在追求高效招聘的同時,也承擔著社會責任。將性格測試作為招聘的硬杠杠,無疑增加了對求職者性格特質的過度解讀風險,有可能構成隱性就業歧視。企業應審慎考慮性格測試的適用范圍和方式,確保其真正服務于崗位招聘需求,而非成為阻礙人才流動的壁壘。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