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聊誠評 >

聊誠評|“鬼秤”不除,何來交易公平

來源:聊城晚報  2024-05-27 09:17:14
A+A-
分享

  □ 張穎

  5月16日,有博主爆料,在連云港一海鮮市場遭遇“鬼秤”,并和商販及市場管理人員發生沖突。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當地主管部門介入調查,目前已查證缺斤少兩屬實,該商戶被清理出市場,涉事工作人員也已被辭退。

  “鬼秤”,是指經過非法改裝的電子秤,這類電子秤可以根據需要顯示虛假物重,通過操作也能恢復正常,一直是市場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

  缺斤少兩,于法不容;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更不能打折扣。為什么“鬼秤”現象屢禁不絕?究其原因,一方面“鬼秤”本身隱秘性、隨機性的特點,令市場監管部門很難發現和取證,即便查證屬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對商家的威懾力也不夠,在獲利沖動下不法商家很容易“卷土重來”。另一方面,許多消費者因為商品金額不大而少有事后復稱的做法,無疑助長了此類現象的滋生蔓延,很多不法商家因此產生了“坑到就是賺到”的念頭。

  然而,“鬼秤”不除,何來交易公平!根治“鬼秤”現象,首先,消費者要擦亮眼睛,在稱量購物后要使用市場的公平秤復稱,一旦發現缺斤少兩現象,要及時向監管部門舉報。市場經營主體也要規范設置公平秤,增設計量管理員,加強日常巡查,鼓勵消費者使用公平秤,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查處不法商家。

  其次,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強化執法責任,提高監管水平,對缺斤短兩行為進行處罰。強化信用懲戒,讓“犯罪”成本增加,倒逼商戶合規誠信經營。增設舉報渠道,以便第一時間發現市場中存在的問題,讓消費者在有效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總之,要想消滅“鬼秤”,需要有關部門真正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多措并舉根治“鬼秤”現象,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小計量”里也有“大民生”,秤桿一頭連著商家的誠信,一頭連著消費者的信任。“鬼秤”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影響了誠信建設,甚至突破了法律底線,必須嚴格治理、堅決遏制。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