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宗鋒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體現在鄉村振興上,尤其令人感慨萬千。
在東昌府區堂邑鎮,同樣的一片葫蘆地,因為有了專業人士的規劃設計和產品研發,所生產的范制葫蘆,經濟價值能達到普通葫蘆的兩三倍。
在東阿縣“幸福河畔·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片區,村子還是以前的村子,但有了鄉村振興合伙人的參與,便“長”出了豆腐工坊、林下別苑、上河郵驛等32個項目,產生的經濟效益且不說,光帶動就業就達到1000多人。
近年來,我市不少地方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注重市場導向,借助社會資本,引進專業人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有些地方引進龍頭企業參與運營,市場需要什么就干什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富民產業和人無我有的新業態。但總體來看,在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等方面,整體的社會資本參與度依然較低,與社會資本深度合作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發展富民產業主要還是靠政府扶持和村集體參與。
資本天然逐利。市場機制下,哪里的效率與回報更高,人才、資金等自然就向哪里奔去。遵守市場規則,積極對接供需,實現與包括人才、技術、資金等優勢資源的平等互利,應該是鄉村振興發展之路上的必修課。
在這一過程中,地方的思想認識要提升。在轉變坐等幫扶、自我封閉、自賣自夸等慣性思維之后,必須要主動學習、換位思考,積極從市場需求、市場規則等角度出發,重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短板,科學評估自身價值所在,進而開展精準實用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動鄉村振興更具特色,更有市場競爭力,更能為群眾謀福祉。
在這一過程中,地方要有為,更要有“邊界感”。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兒,就得敢于放心放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政府部門要積極作為,主動去想、精心去謀、扎實去做。該由社會資本和群眾參與的,就要不越位、不包攬。這一點,在杭州臨安區的整村運營模式中,有著很好的啟示,當地與鄉村運營師約法三章,鄉村運營師享有高度自主權,從產品包裝,到產業定位,再到業態布局,很大程度上都能自己說了算。不光當地政府不越界,而且運營協議里注明,當地村委會也不能干涉。如此,專業人才才能在鄉村振興的“大畫板”上,有揮毫潑墨、自如揮灑的空間。
過去我們總說,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但顯然,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種什么樹、怎么種樹,必須要從金鳳凰的角度好好想一想。只有種好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