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冠縣靈芝”“冠縣鴨梨”到“臨清花菇”,近段時間,我市農產品IP形象接連發布,“土里土氣”的農產品在IP的加持下變得精致且富有神氣。這些IP形象的推出,不僅是我市農業從業者思想更加開放、視野更加開闊的體現,也為我市增添更多農業新名片。
當前,聊城“三農”工作各種優勢條件累積轉化、積厚成勢,已經站在農業由大到強、加速崛起的新起點上。在農業強市建設過程中,農產品品牌力的提升是重要一環。農產品IP的推出,一改生硬、刻板的宣傳手段,讓品牌形象變得生動、立體、可感。
農產品IP化是塑造品牌的有效路徑。品牌,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凝集,是農業綜合競爭力的顯著標志,IP則是打造品牌的新工具。當品牌被賦予鮮明的人格,與用戶持續進行有價值的互動,并贏得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和追捧,這時品牌就變成了IP。IP就像新技術和新發明一樣,能夠帶來巨大的紅利。擁有了一個成功的IP,就相當于占據了一個永久的消費入口,通過這個入口能夠為產品持續引流。在流量非常稀缺、昂貴的當下,IP對于品牌的意義不言而喻。
農產品IP化是推動地方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近年來,臨清市老趙莊鎮的花菇產業發展迅速,已經形成“黨委+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花菇種植規模從2021年的2萬菌棒擴充到如今的20萬菌棒。以花菇形態為原型的IP形象“趙小花”上線后,當地順勢謀劃建設“趙小花”商貿物流園、“趙小花”電商產業園及智慧云農場、“趙小花”零碳共富農場等項目,產業規模得到進一步拓展。從“趙小花”的例子中不難看出,IP知名度的逐漸提升,勢必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開拓新空間。
農產品IP化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益探索。如今,直播帶貨成了農產品拓市場、提溢價的新路徑。一個個憨態可掬的卡通形象、一段段意味深長的IP故事,都會在消費者的腦海中埋下深深的印記。在IP賦能下,我市越來越多的傳統農產品有了創意、時尚的品牌包裝,有了獨特的產品故事,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更容易在激烈的線上競爭中取得優勢、爭得先機。
全國各地的農產品IP形象有很多,但真正能做到家喻戶曉的少之又少。IP的“養成”不能止步于卡通形象的設計,必須在漫長過程中反復加深消費者的印象,我們應摒棄短視行為,做好長期經營、持續培育的準備,圍繞自身優勢精心打造聊城農產品的IP形象,形成核心吸引力,讓我市農產品邁向更廣闊的市場。(王博)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