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英東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養老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應當思考,如何才能讓老年人過上幸福、健康、有尊嚴的生活,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民以食為天。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首先要從一餐一飯做起。幸福食堂不僅承載著國家助老惠老政策,也承載著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食”光。2022年以來,我市建成幸福食堂220處,累計服務老年人“一餐熱飯”318萬人次。
如何把幸福食堂辦得有聲有色,讓“一餐熱飯”真正暖到老年人心坎里?其中需要完善的細節還有很多。
選址是否便利?有的老年人行動不方便,幸福食堂應選擇建在交通便利、老年人相對集中、基礎設施良好的區域,并結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生理需求為其配備無障礙設施。
環境是否舒適?養老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關懷。要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把幸福食堂建成既能用餐、又能聊天的休閑場所,讓老年人不僅吃得飽、吃得好,而且聊得來、聊得好。
菜品是否可口?幸福食堂不是高檔飯店,不需要奢侈豪華的空間,不需要廚藝精湛的廚師,也不需要七盤八碗的豐盛,只要符合老年人的牙口、口味等,頓頓家庭菜、菜菜家常味、餐餐錢不貴,把幸福食堂辦成老年人感受家庭滋味的家庭餐廳就足夠了。
幸福食堂為老也要尊老。幸福食堂開辦前,需要充分征求采納老年人的意見建議,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把好事辦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讓國家好政策真正落地見效。否則,幸福食堂就會成為失去里子的面子工程、走馬觀花的政績工程。
當然,幸福食堂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持續關注。要更加積極地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養老良好氛圍,探索“政府補一點、集體出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拿一點”的運行機制,采取市場化運作、便利化服務和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模式,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幸福食堂建設和運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作為中華民族深入骨髓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深深植根于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一餐熱飯”的背后,是對老有所依的期盼。建好幸福食堂,既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也是為了未來的我們自己。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