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漁光互補 發電養殖兩不誤

來源:聊城日報  2024-12-16 09:12:37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張目倫

  “袁樓村有面積約50畝的廢棄坑塘,常年處于無人管理狀態,人居環境整治壓力大。后來,我們成功引進了600萬元的‘漁光互補’產業項目投資,探索‘養魚+光伏發電’管理模式,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每畝1500元的收入。”12月8日,陽谷縣安樂鎮袁樓村黨支部書記馮金英介紹。

  2021年,袁樓村還是一個集體經濟薄弱、組織軟弱渙散的落后村,而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集體收入近百萬元,產業多元、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先進村,最近又被評為山東省第三批“十百千”鄉村振興工程示范單位。

  這樣的變化是如何實現的呢?為了找到致富好路子,村“兩委”到先進地區學習經驗,邀請專家領導提發展建議。經過集思廣益,大家一致認為,農村要發展,就必須用好土地資源。

  袁樓村因地制宜,從基本農田、閑置邊角地和廢棄坑塘三方面做文章、求突破。對于基本農田,發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優勢,積極推動土地流轉。該村多次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講政策、作動員,最終促成了1300畝土地整建制流轉到合作社,每年可為集體增收50萬元。對于閑置邊角地,該村抓住開展農村“三資”清理活動契機,在整治后的廢棄宅基地、閑散地、邊角地上種植山楂等果樹千余棵,培植果樹和育苗產業。

  同時,袁樓村利用財政幫扶資金80萬元,在閑置多年廠房舊址建成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對于50畝廢棄坑塘,引進投資600萬元的“漁光互補”產業項目,水上建光伏發電,年收益實現96萬元;水下養殖淡水魚、小龍蝦等經濟魚種,企業按照每畝800斤小麥市值價格標準租賃坑塘,村集體年增收3.36萬元。“為盤活廢舊坑塘資源,實現變廢為寶,省派第一書記積極為我們爭取項目和幫扶資金,對坑塘進行集中整治,探索‘養魚+光伏發電’管理模式。該項目在袁樓占地19.7畝,裝機容量1.76兆瓦,已于今年5月并網發電,畝均產值可達4.7萬元,昔日廢棄坑塘華麗轉身,變成了聚寶盆。”馮金英表示。

  “土地流轉+特色產業”,讓土地生金、產業富民。如今,袁樓村呈現出多產業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步入了鄉村振興的快車道。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