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本報通訊員 武亭亭
10月15日,莘縣觀城鎮西馬溝村野豬林合作社永連蜜桃種植園內,又大又紅的桃子壓彎了枝頭,90后小伙馬亞龍正在招呼著工人采摘、分裝、打包,大家配合默契,干勁十足,談笑聲飄蕩在果園的各個角落。
“永連蜜桃是大家走親訪友的優質選擇,今年桃子品質優、產量高、價格好,深受老客戶的喜歡。我們正在加班加點采摘,今天采摘工已經突破100人,很多老客戶都在催貨,我的電話快被打爆了。”話音剛落,馬亞龍的電話又響了,北京的王先生又加購了5000斤。
西馬溝村野豬林合作社得名于文學名著《水滸傳》,相傳為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故事的發生地。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6月,是莘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代表,現有社員100多戶,果樹種植面積750畝,包括水蜜桃、秋月梨、西洋梨、櫻桃等,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實行“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的管理模式,合作社成員可享受土地流轉固定分紅和收益分紅。
新農人帶來新理念。馬亞龍目前是西馬溝村野豬林合作社的負責人,這位93年出生的小伙去年還在青島從事外貿工作,聽說家鄉的果樹種植合作社經營得不錯,正需要他這樣的年輕人,于是毅然返鄉創業。
回到家鄉后,馬亞龍很快熟悉了合作社的業務。他發現合作社的成員大都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種植管理主要靠經驗,運營理念較為古板,工作缺乏激情。因此,馬亞龍積極引進青年人才,成立了7人的銷售運營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
“除老客戶大量走貨外,我們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觀憶果’,挑選優質果子搭配精美包裝進行銷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附加值。今年,我們還在拼多多、抖音、淘寶等平臺開設了電商銷售渠道,直播點設在果園,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體驗從枝頭到舌尖的新鮮感,進一步叫響我們的品牌。”
好效益源自好技術。為提高種植效益,馬亞龍不僅帶領合作社成員積極參加縣內果樹種植技術培訓,還經常舉辦現場觀摩會、田間管理大賽等,并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駐場指導全過程生產。“從品種選擇到田間管理,生態種植的新技術新理念讓合作社的種植戶開了眼,不僅田間生產的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不斷提高,而且果子產量、品質得到了質的飛躍。今年的永連蜜桃色澤鮮亮,皮薄汁足甜度高,畝產可達6000斤,畝均收益約1.1萬元,合作社成員和村集體收入又有新突破,前幾天還有3戶單體種植戶想加入合作社呢。”馬亞龍高興地說。
好產業來自好眼光。近幾年,各地文旅項目蓬勃發展,有效激活了消費市場。馬亞龍瞅準鄉村文旅市場,結合村內豐富的農業資源,積極謀劃文旅融合項目。在縣、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馬溝村在3月底成功舉辦了莘縣第三屆桃花文化旅游節。除必備的賞花品樂外,還積極引進民間藝術打鐵花、美食體驗、馬戲團和農產品銷售等新業態,探索發展集生態景觀、休閑度假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旅游產業新體系。今年的桃花節共吸引清豐、南樂及周邊鄉鎮游客10萬余人次,各類收入達1000萬元。
“今后,我將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調整生產結構,擴大生產規模,發展訂單種植,實現更高程度的機械化作業,帶動更多的老鄉發家致富。同時,歡迎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我們的團隊,讓我們共同在農村這個大舞臺上實現新農人的價值。”馬亞龍眼神堅定地說。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