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培源) “以前光種樹、養樹,現在發展了另一個產業,也額外增加了一份收入,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事。”7月31日,說起種植羊肚菌的好處,度假區于集鎮太平新村村民韓福義臉上洋溢著幸福。
過去,該村土地沙化嚴重,植樹固沙成了頭等大事,現如今,土地面積2700畝的太平新村植樹面積達到了1500畝。既要把樹種好,又要讓村民掙到錢,林間空地成了村里下功夫的主戰場。從去年開始,全村建起了63座羊肚菌大棚,除了發展鄉村游,林下菌類種植成了太平新村的致富產業。
“現在產量上來了,走大貨流通沒問題,銷售渠道已經打通,銷售價格也會更高。”太平新村黨總支書記周潤秋告訴記者,通過前期選種、試種,今年,太平新村種植的羊肚菌收獲頗豐,每斤賣到50多元,仍然供不應求。
眼下太平新村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擁有林下沉沙池自然生態,已形成“文旅+產業+消費”的文娛體驗區,今年預計將接待上千次自由行及研學團建游,可有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
和于集鎮一樣,高唐縣清平鎮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興林富農,推行“生態林+中草藥+菌菇+飼草”立體種植模式,發展生態林1.6萬畝,林下種植中草藥1500畝、菌菇500畝、飼草3000畝,畝均可增收1000元,拓展了農民增收新途徑,實現興林富農。
莘縣大王寨鎮林地資源豐富,林地面積4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42.1%,發展林下經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王寨鎮充分發揮林地資源閑置、溫度適宜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利用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等農林廢棄物,進行羊肚菌、赤松茸、平菇等林下食用菌菇種植,畝均收入由原來的500元增加至2萬元以上。現已種植平菇600余畝,羊肚菌1000余畝,赤松茸2000余畝,形成了從種植、采摘、加工、銷售到回收利用的完整產業鏈,帶動1000余名群眾增收,種植后的培養料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可直接還田,真正實現“以林養菌,以菌促林”綠色生態循環。
“我們將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強村富民為目標,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紐帶,把農民組織起來,推動產業發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譜寫林下經濟發展新篇章,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大王寨力量。”大王寨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董留源表示。
我市各地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帶動作用明顯,走出了一條富民之路。記者從市自然資源部門了解到,目前,聊城發展林下經濟總面積突破10萬畝。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