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国产熟女高潮视频-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合作社結出“共贏”果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6-08 18:37:57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夏旭光

  “這個大棚里種的是蜜光葡萄,是早熟的雜交葡萄品種,果肉硬脆、含糖度較高,味道像巨峰,又有濃郁玫瑰香味,品質極佳。”6月5日,在度假區李海務街道譚莊村金水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葡萄架上掛滿了葡萄,60歲的村民郝延霞正忙著修枝剪葉,“去除葡萄藤上多余新芽,不僅能讓葡萄有足夠的生長發育空間,還能保證營養。”

  要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就必須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向現代經營模式要效益。在譚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譚學兵的帶領下,譚莊村成立金水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千余畝土地,陸續建起150多個高標準大棚,所產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遠銷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年產值超2000萬元。

  “2018年以來,村民們的大棚里種植的蔬果種類越來越豐富,包括早春西瓜、西紅柿、茄子、芹菜等各種品類。合作社成立至今,一共發展了980畝大棚,帶動村莊農戶130戶。2022年,合作社收入2200余萬元,純收入達400余萬元,有效帶動李海務街道乃至度假區、聊城市蔬菜種植的規模化、產業化和生態化發展。”譚學兵笑著說,合作社將物聯網技術引入溫室大棚,實現溫室種植模塊化管理,通過遠程監控自動滴灌,精準控制溫室內濕簾風機、噴淋滴灌和內外遮陽、頂窗側窗、加溫補光設備,對植物生長環境進行調節;通過構建智能農場物聯網監測體系、線上線下結合服務體系,結合京東智能流通、智能消費等環節,將農業生產端、流通端、消費端三端數據合一,形成農產品追溯鏈條;將質量監管責任到人,采取規范化管理模式,保證產品質量。

  譚莊村“黨支部+合作社”模式充分發揮了黨支部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引領和服務作用,在合作社發展中著重引導脫貧戶就業,發展產業幫扶,同時帶動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日均100余人。2018年,度假區扶貧項目落地譚莊村金水種植專業合作社,投入360萬元扶貧資金,建設了8個現代化雙膜大棚,通過科學管理,每年可為李海務街道4個脫貧村獲取近30萬元扶貧收益,為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作出新貢獻。

  2020年,譚莊村注冊成立了眾合農業有限公司,以蔬菜儲存、加工、包裝、銷售為主。投資1.2億元、占地80000平方米的大型冷庫項目主要包括物流倉庫、冷藏配送車間、農產品加工車間、冷凍冷藏庫、辦公樓、綜合樓、信息化建設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集冷凍、冷藏、加工、包裝、銷售于一體,將于7月投入使用,在魯西地區與全國各地之間搭建起一個冷鏈服務平臺。

  如今,金水合作社產出的黃瓜、西瓜、甜瓜獲國家綠色農產品A級認證,躋身聊城生態“菜籃子”品牌、獲評市政府推廣的“聊·勝一籌!”綠色農產品。憑借高標準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及規模優勢,今年3月,金水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初審。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近日,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入選名單發布,金水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榜。依托資源稟賦、產業條件和外部支持,合作社發展再迎新機遇。

編輯:顧楊洋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