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苑莘
“最近,我們村里的垂釣園人氣十足,周邊的釣魚愛好者都來了。”6月3日上午的莘縣張魯回族鎮菜園村魚塘邊,一位位釣手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的魚漂,該村黨支部書記徐振鵬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在徐振鵬看來,在村里搞垂釣園是一個好主意:既能將廢棄的坑塘重新激活,又能為村里的轉型發展帶來人氣。原本以種植果樹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的菜園村,計劃通過垂釣園的建設,向休閑旅游業轉型。“距離縣城比較近是我們村的優勢,我們要把這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徐振鵬介紹,該村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構建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菜園村曾是張魯回族鎮有名的蘋果種植專業村。早在幾十年前,該村村民就開始種植紅富士、紅將軍等品種的蘋果,并依靠蘋果銷售逐漸過上了小康生活。但蘋果種植產業存在一個問題,“我們村的蘋果樹因品種退化等原因逐漸進入了淘汰階段,蘋果品質逐漸下滑后,銷售就成了難題。現在讓大家統一選擇新的品種很難,但不統一就很難再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徐振鵬介紹,村黨支部領辦了專業合作社,帶頭栽種新品種蘋果樹、桃樹,努力帶動村民加快果樹品種升級。
附加值、品質、銷售,這些關鍵詞還出現在菜園村的蔬菜產業中。有蔬菜種植傳統的菜園村民,多種植常見的蔬菜,“出力不少、價格不高,掙不到多少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合作社選取圣女果等價格較高的優質蔬菜品種種植,讓村民感受到了“賺錢效應”。
賣菜、賣果,需要村民自己收獲、清洗、包裝銷售,可要是搞采摘賣服務就不同了。“我們村黨支部經過研究,決定學習兄弟村的經驗,改造坑塘。咱的坑塘不單純搞養殖、搞景觀,還搞垂釣,吸引釣魚愛好者們來我們村垂釣,進而帶家人采摘,以后再開發農家樂、體驗游之類的產品。”徐振鵬說,如此操作,菜園村距離縣城較近的優勢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
如今,該村廢棄坑塘改造成的高標準垂釣園頗具人氣。為了打響品牌,過去幾年菜園村每年舉辦垂釣比賽十余場,吸引眾多釣魚愛好者前來一展身手。在垂釣比賽之余,村里積極宣傳他們的蔬果產品,讓菜園村“有吃有喝有玩”的形象深入人心。為了讓菜園村有更強的吸引力,他們計劃在各個方面提升游客體驗。“我們計劃進一步完善道路、停車場等各項設施,讓村里更加整潔,讓城里人感受舒適、便利的農村生活環境。”徐振鵬介紹,菜園村正在積極謀劃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并通過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為菜園村引入新的產業項目,讓村民有更多的就業渠道和更高的收入,充分展現美麗宜居宜業的“新菜園”形象。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