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耀軍
勞動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關鍵環節。在新時代教育改革浪潮中,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積極探索勞動教育新路徑,以“創·勞”育人為理念,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勞動素養,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賦能。
開辟勞動基地
拓展教育空間
為了讓勞動教育不再是紙上談兵,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充分利用校園空間,開辟了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校園一角的“種植基地”占地約1440平方米,分為室內種植區和室外種植區,是一個集“學、種、收、賞、品”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實踐基地。學校每周安排一節勞動課,鼓勵學生到基地翻地整理、鋪膜種植、培土施肥。學生們完整體驗了“春種、夏耕、秋收、冬藏”等農事活動,了解了農作物的生長習性,體會到勞動的不易,懂得了珍惜勞動成果。
經過一學期的精心管護,學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迎來大豐收,收獲菜花、西藍花、茄子、油菜、西紅柿等各類蔬菜1000余公斤。這些收獲不僅讓學生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和成就感,還為學校食堂提供了新鮮食材,實現了勞動教育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
學校還設立了“手工創作坊”。學生在這里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進行剪紙、陶藝等手工制作。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將普通的材料變成精美的藝術品,在勞動中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構建育人框架
提升教育品質
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打破傳統勞動教育的局限,將創新元素融入勞動教育,通過精心設計的課程與活動,讓學生在創意勞動中探索未知、挑戰自我,打造充滿活力與靈感的新場域。
“勞動+語文”課程以勞動為素材,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教學活動。學生在參與勞動后,撰寫勞動日記、心得體會和觀察報告等,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文字表達出來,不僅提高了寫作能力,還培養了觀察和思考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引入與勞動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如《詩經·伐檀》《歸園田居》等,讓學生在賞析文學作品的同時,體會勞動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古人對勞動的贊美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豐富文化底蘊。
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是勞動教育中重要的一環。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建立了勞動教育評價獎勵機制,全面評價學生在勞動課程中的表現。根據學生在勞動態度、技能掌握、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和成果展示等方面的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幣。學校設立“勞動小能手”“創新之星”“環保小衛士”等多種榮譽稱號,對在勞動教育中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激勵。多元化評價體系確保了評價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推動了勞動教育縱深發展。
通過“創·勞”育人,茌平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培養學生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幫助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5-08-04 10:23:41
2025-08-04 10:23:08
2025-08-04 10:22:43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